• 凌钢160米烟囱新建圆满完工

  • 发布日期:2025-07-05 16:42    点击次数:184

    作为企业环保升级与产能优化的重要工程,该烟囱的建成投用不仅标志着凌钢在基础设施迭代上的关键突破,更通过标准化施工与技术创新,为工业烟囱建设领域树立了新的参考范例。

    工程概况与建设目标

    项目背景:随着凌钢产能提升及环保标准升级,原有烟囱已无法满足烟气排放与设备运行需求。新建 160 米烟囱旨在通过高度提升与结构优化,实现烟气扩散效率升级,同时配套先进的防腐、抗风设计,确保长期稳定运行。

    核心参数:烟囱主体高度 160 米,底部直径约 18 米,顶部直径约 8 米,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,设计抗风压等级达 12 级,可抵御强台风等极端天气。内部敷设耐高温防腐内衬,适配电厂、钢厂高温烟气排放环境,延长烟囱使用寿命。

    施工难点与技术突破

    高空作业与结构精度:采用 “滑模施工工艺”,通过液压系统实现筒身混凝土的连续浇筑,每 24 小时可提升 1.5-2 米,确保筒身垂直度误差控制在 1/10000 以内(即全高偏差≤16 毫米)。引入 BIM 技术进行全周期建模,从钢筋绑扎、模板安装到混凝土浇筑,实现施工环节的数字化管控,规避高空作业中的精度偏差。

    安全与环保管控:搭建全封闭施工防护网,配备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控风速、倾斜度等数据,累计投入安全防护设备超 200 台套。施工过程中采用低噪音设备与粉尘收集装置,减少对厂区生产及周边环境的影响,符合绿色施工标准。

    技术创新与质量管控

    材料与工艺升级:主体混凝土采用高强度抗渗配方(C40 等级),掺入聚丙烯纤维增强抗裂性能,适应北方温差较大的气候特点。外表面涂装采用氟碳涂料体系,兼具美观性与耐候性,理论使用寿命达 20 年以上。

    验收标准:

    项目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混凝土强度、烟囱垂直度、内衬密封性等 30 余项指标进行验收,其中关键参数均优于国家标准,例如烟囱顶部晃动幅度控制在 0.3 毫米 / 秒以内,满足工业烟囱严苛的运行要求。

    竣工意义与行业价值

    对凌钢而言,新烟囱的投用不仅解决了原有设施的老化问题,更通过高度与结构优化提升了烟气排放效率,为后续环保设备(如脱硫、脱硝系统)的配套升级奠定了基础,助力企业实现 “绿色钢铁” 转型;

    从行业视角看,该项目在 160 米级工业烟囱建设中展现的滑模工艺、BIM 管控及材料创新,为冶金、电力行业的同类工程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方案,推动工业烟囱建设向智能化、标准化方向发展。

    据悉,凌钢后续将围绕新烟囱建立数字化运维体系,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结构健康状态,结合大数据分析实现预防性维护,进一步提升设备管理的精细化水平。